民事调解程序
民事调解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:
1. 受理纠纷 :
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,应及时进行调解;
发现纠纷后,法院应主动受理并进行及时调解。
2. 调查分析 :
受理纠纷后,应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;
及时判明纠纷性质,明确是非曲直,并进行研究分析。
3. 调解 :
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,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,充分说理,耐心疏导;
学习法律规定,消除隔阂,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。
4. 调解结束 :
调解因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而结束,双方当事人应在调解协议上签字;
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制作调解书。
此外,民事调解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,例如:
单独调解、共同调解、直接调解、间接调解、公开调解、非公开调解、联合调解等。
法院调解在诉讼的各阶段、各审级中均可进行,具体包括:
案件受理之后开庭之前进行调解;
庭审过程中进行调解;
二审中乃至再审中也可以进行调解。
建议:
当事人在发生民事纠纷后,应尽早请求调解,以便及时解决争议;
法院在受理纠纷后,应迅速进行调解,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,采取多种方式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民事调解的受理条件是什么?
民事调解一般调解几次有效?
民事调解流程需要多长时间?